202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20日清晨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,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参与了这场盛事,经过激烈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包揽了男女组冠军,其中男子组冠军由年仅24岁的阿贝拉·托拉以2小时05分38秒的成绩夺得,女子组冠军则由32岁的老将海勒·格布雷西拉西耶以2小时21分45秒的成绩摘得。
赛事规模创历史新高
本届北京马拉松赛是自1981年创办以来的第43届赛事,也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届,组委会透露,今年报名人数突破16万,最终通过抽签确定了3万名参赛选手,其中包括来自肯尼亚、埃塞俄比亚、日本等国家的顶尖职业选手,以及众多业余跑者,赛事路线延续了经典的城市赛道,从天安门广场出发,途经西长安街、昆玉河、奥林匹克公园等地标,最终在鸟巢体育场附近冲线,全程42.195公里。
埃塞俄比亚选手展现统治力
在男子组比赛中,阿贝拉·托拉从起跑阶段便展现出强劲的冲刺能力,与肯尼亚选手基普乔盖形成第一集团,进入后半程,托拉凭借出色的耐力逐渐拉开差距欧亿体育投注,最终以2小时05分38秒的成绩刷新个人最好成绩,并打破了北京马拉松赛会纪录,基普乔盖以2小时06分12秒获得亚军,日本选手大迫杰以2小时07分45秒位列第三欧亿体育娱乐。
女子组比赛中,海勒·格布雷西拉西耶延续了埃塞俄比亚选手在中长跑项目上的传统优势,尽管在30公里处一度被肯尼亚选手切普科奇紧逼,但她在最后5公里加速甩开对手,以2小时21分45秒的成绩夺冠,切普科奇以2小时22分30秒获得亚军,中国选手张德顺以2小时26分18秒的成绩位列第三,成为本届赛事中表现最出色的本土选手。
中国选手表现亮眼
尽管未能站上最高领奖台,但中国选手在本届赛事中仍展现出可喜的进步,除张德顺外,男子组选手杨绍辉以2小时09分12秒的成绩位列第七,创造了中国选手在北京马拉松赛上的近年最佳战绩,赛后,杨绍辉表示:“今天的表现让我看到了与国际顶尖选手的差距,但也坚定了我继续突破的决心。”
大众跑者的热情同样高涨,今年赛事增设了“健康跑”和“亲子跑”项目,吸引了近万名市民参与,许多跑者表示,马拉松不仅是一项竞技运动,更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象征。
赛事保障获好评
为确保赛事顺利进行,组委会在医疗保障、交通管制、志愿者服务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,沿途共设置15个补给站,提供饮用水、能量胶等物资,并配备近百名医疗人员和20辆救护车,北京市交管部门也对部分路段实施了临时交通管制,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。
赛事总监李明在赛后发布会上表示:“今年的北京马拉松赛不仅是竞技的舞台,更是展示城市形象和体育精神的窗口,我们希望通过这项赛事,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。”
未来展望
随着马拉松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热度持续攀升,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也计划进一步扩大影响力,组委会透露,2025年赛事将尝试引入更多科技元素,例如通过智能手环实时监测选手身体状况,并优化赛道设计以提升选手体验。
对于中国马拉松运动的发展,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加大对基层长跑训练的投入,并鼓励更多城市举办高标准马拉松赛事,以提升中国选手的国际竞争力。
在热烈的掌声中,202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下帷幕,这场赛事不仅见证了运动员们的拼搏与汗水,也为全球马拉松爱好者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体育盛宴。